530000 015 02 /2022 06156
云文旅函〔2022〕156号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2年6月16日
杨丽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红色旅游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提案》(第419号)交我们办理,现答复如下。
我省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立体多样,具有时空跨度久远,遗址遗迹丰富的特点。红色旅游涵盖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云南活动遗迹、遗址、纪念地、标志物等,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在云南的早期活动、红军长征过云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不同时期留下的历史遗迹。红色旅游已成为云南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厅历来重视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工作,重视对红色旅游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以及红色旅游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
一、高度重视,科学规划
临沧沿边红色旅游点丰富,班洪乡是闻名全国的“班洪四大嫂”史诗的诞生地,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的“班洪四大嫂”事迹,更是阿佤人民自立更生、艰苦奋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听党话、跟党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前期指导临沧市按照“核心在班洪、涵盖全县、辐射内外”的功能定位,策划班洪红色旅游基地建设,按照一次规划,分步推进的思路,先期在班洪范围内推进,主要包括班洪村下班坝—班洪村大寨—南滚河自然保护区—公坎村芒莱—胡中华墓等一线一圈,规模约为23.3平方公里,环线路程约为24.2公里。班洪乡通过提质改造、功能完善、恢复重建、设施配套等多种形式做好特色小镇创建工作,在特色小镇整体推进过程中进一步凸显红色文化,充分发挥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核心作用,弘扬“班洪抗英”“班洪四大嫂”精神。
二、整合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打造特色小镇
班洪乡始终紧紧围绕以创建4A级景区为目标,对标景区景点建设标准和旅游市场要素需求,加快乡辖区内整个景区景点有效串联、提升功能内涵、完善设施配套,逐步实现让生态红利激发出经济效益最大化,助推乡村发展。
通过不断整合资金,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进行美化、绿化,依山就势新建一批景点景观。已完成下班坝玻璃栈道观象台、抗英纪念广场修缮、街道绿化美化亮化提质改造、生态停车场、旅游产品集散交易街、游客服务接待中心、毛泽东思想宣传站红色氛围营造、党员干部室内培训基地等建设工作;玻璃栈道二期附属延伸和傍山别墅观光酒店、蜜蜂加工厂、抗英博物馆室内布展、芒来采摘体验园等项目正在有序分层推进。全乡逐步实现将一批代表性强、地方特色浓郁、开发潜力大、旅游卖点足的景点景观有机串联,形成一个能全面服务特色小镇有序发展的旅游环线,增强班洪特色小镇的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同时,乡党委、政府也把特色小镇建设与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围绕建设发展需求配套产业布局,根据乡情村情,突出乡土特色,完善配套设施,加强环境整治,引导支持当地群众,不断增加经济收入,主动融入服务特色小镇建设,实现特色小镇建设“提速换挡”,并以特色小镇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红色教育干部培训基地建设,用活红色教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让传承红色基因真正落地生根,初步形成特色小镇游与红色教育干部培训基地交融发展、相互助推、两翼齐飞的发展态势。目前,累计完成投资达2000万元。
三、创新宣传模式,不断加大宣传教育推介
一是正式发行《临沧全域旅游攻略》《临沧市景区景点导游词》《临沧旅游专刊》。《临沧全域旅游攻略》从佤文化之旅、滇红寻味之旅、古茶探寻之旅、边境风情游、360玩转临沧五大板块介绍临沧各个景区景点。《临沧市景区景点导游词》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以模拟导游第一视角全新方式撰文,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适合导游人员学习和使用,也可供广大游客阅读和欣赏。《临沧旅游专刊》以自然风光、人文风光、怡情小镇、节庆活动、休闲度假、深度旅行六大板块解读“恒春之都 大美临沧”的自然美、人文美和人性美,让游客感受临沧人的朴素、善良与好客,让你感受临沧美轮美奂的自然风光。
二是不断推出新的宣传推介片。结合地域文化、县域文化特点,因地制宜,推出了一系列经典的宣传推介片,如《骑着大象看大美临沧》《相约临沧》《大美临沧》《临沧之约》等经典宣传片曾在各大类媒体甚至央视播放,佤山的美已被众所周知,震惊了世界。
下一步,我厅将对“班洪抗英”烈士纪念馆建设、班洪“情人树”景点游步道、休息亭建设等项目给予指导并针对性地重点推介佤山沧源的乡村旅游。
感谢您提出的宝贵意见,希望一如既往关心支持云南文化和旅游工作。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2年6月16日
(联系人及电话:资源开发处田瑞,0871—64608397)